欧盟对俄石油禁运以及石油输出国组织以及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其他产油国(OPEC+)减产200万桶/日将挤压本已紧张的市场供应。

诺瓦克在莫斯科的一个能源论坛上说,油价难以预测,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但2023年的原油交易价格可能在每桶100美元左右。IEA表示:经济的持续恶化和OPEC+削减供应计划引发的油价上涨正在减缓全球石油需求。

“两会”热词:开放融合

世界上任何地方都不会出现任何问题、任何中断、任何不可预见的事件。政府数据显示,美国上周的石油产品出口量增至710万桶/日,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本周汽油库存增加了200万桶,达到2.095亿桶,而预期是减少180万桶。沙特和美国围绕OPEC+减产原因针锋相对,沙特阿美警告油价将再次飙升,多重利好,油价短线有望重回90关口上方。赫尔松是俄罗斯声称已吞并的四个部分被占领的乌克兰省份之一,而且可以说是最具战略重要性的省份。

在数据显示9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8.2%之后,市场应声下跌,因预估的升幅为8.1%。【北约将加强欧洲防空力量】俄罗斯任命的乌克兰南部赫尔松州州长建议当地居民带着孩子前往安全地带,这是迄今为止最明显的迹象之一,表明莫斯科正在失去对其声称已吞并地区的控制。2022年年初,俄乌冲突暴发,全球金融市场陷入震荡。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布的2022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提出,2021年多达8.28亿人——近10%的全球人口受到饥饿影响,这一数字较2020年多出了4600万人。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日前表示,未来5年将在欧洲投资超10亿欧元,用于电动货车和低排放包裹中心,以加速实现净零碳排放的目标。然而,贸易保护主义不可取,粮食贸易保护主义更加不可取。1月至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119.16万辆和118.01万辆,同比均增长约2.5倍。

俄乌冲突对粮食市场的影响更多是通过影响市场预期,并经过‘羊群效应进一步放大人们对全球粮食供给的担忧。投资可持续的粮食和营养安全,加强粮食系统,使其更能抵御不断上升的风险、贸易中断和经济冲击的影响等。

“两会”热词:开放融合

今年夏季,全球各大洲都在遭受着不同程度的气象灾害,高温、干旱、暴雨以及森林大火等自然灾害频发,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并且给经济财产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在预期转向负面且粮价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一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频频推出对于谷物、食用油等农产品的出口限制政策。对于过度依赖进口天然气的情况,欧洲早在本轮能源危机暴发之前就已经开始着手应对,其方案的核心思路是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并配合氢能、地源热泵等技术。但全球绿色转型本身是非常复杂的过程,实现能源转型需要较长的周期。

其中,包括支持生产和生产者。因为这将影响民众对于欧洲政府保障民生、保障经济发展的信心,也将间接影响其能源转型战略的落地。其中,9月海外销售新能源乘用车合计7736辆。极端天气的增加,对人类生产生活尤其是农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欧洲只能采取重启煤电、核电、大规模限电等措施来应对眼前的困难。为帮助推动更加绿色、更可持续的经济转型,IMF设立了首个长期贷款工具:韧性与可持续性信托。

“两会”热词:开放融合

全球近9.24亿人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状况。中美纯电动重卡行业蓬勃发展,各类玩家积极布局。

欧洲多国制定了能源转型过渡方案,重启煤电、核能,推迟原定的气候目标。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有效的碳定价、标准和法规的变化,以及需要结构性改革来减少排放。但是这种替代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无法解决目前面临的能源紧缺危机。微型车性价比高、尺寸小更适于城市通勤等。从成本层面看,当前的能源绿色转型以风、光等可再生能源为主线,部分稀土元素对于发电和电动机设备的制造至关重要,同时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需要辅以足够的储能装置,这给锂、镍、钴和锰等矿产资源带来了巨大需求。与此同时,另一项对全球经济以及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深远影响的风险——全球气候变化风险也变得更加严峻。

阿根廷最大的粮食期货交易机构罗萨里奥谷物交易所10月初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自今年5月起,阿根廷全境遭遇的持续干旱天气影响了全国超过46%的耕地,特别是在中部和北部农业主产区,近九成粮田受到影响。相关紧急救助资金将通过IMF的RCF和RFI提供,前者向面临紧急情况的低收入国家提供零利率贷款,后者提供财政援助以帮助恢复国际收支平衡。

为保证供暖季结束前天然气储备始终充足,欧盟成员国的用气需求应比过去5年的平均水平降低9%至13%。乌克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植物油出口国,与俄罗斯一起供应了全球一半的市场。

目前运转良好的能源系统基于可以方便储存的化石能源,人类积攒了很多运行经验以应对各种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欧洲既定的能源转型战略方向有问题,而是反映出欧洲没有足够重视转型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意想不到的‘黑天鹅事件。

鉴于各国在产业结构、偏好和财政约束方面的差异,没有单一的政策组合能够成功实现脱碳。向粮食贸易保护主义宣战由于乌克兰和俄罗斯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以及农产品出口国,因此,今年年初俄乌冲突的发生显著阻碍了全球粮食与农产品的贸易流通,全球粮食以及农产品的贸易保护主义再起,全球饥饿与粮食安全问题引发广泛关注。从国家层面来看,为应对短期粮价过度上涨,政府可以抛售储备粮以缓解市场短缺并平抑粮价。俄罗斯和乌克兰是农产品尤其是谷物和化肥的两个主要供应国。

OECD表示,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能源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一半到三分之二。另外,同样是受困于干旱引发的饥荒,肯尼亚宣布取消已经实施了10年的限制进口和种植转基因作物的禁令。

支持弱势家庭,扩大有针对性的、关注营养的社会保护计划。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佩蒂瑞·塔拉斯提出,能源部门产生了全球75%的温室气体,转向清洁能源发电并提高能源效率将至关重要。

世界银行在今年5月就已经宣布了一项行动计划,将在未来15个月内投入300亿美元支持农业、营养、社会保护、水利灌溉等领域的现有项目及新项目。总的来说,这些农产品的供应非常集中,如此高度的集中度限制了短期内替代其他生产者的范围,使这些产品特别容易受到冲击。

另外,根据咨询公司波士顿咨询的报告,在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趋严重、传统化石能源日渐枯竭的大背景下,各行业都在探索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其承诺将提供400亿美元,并以撬动数倍于此的私人投资为目标——这对于提供用于适应和缓解气候变化的数万亿美元至关重要。长期来看,应提高粮食供应链的韧性和稳定性,拓展粮食进口货源,加强农业投资与国际合作,减少极端气候对于粮食生产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叠加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俄乌冲突的影响,以原油以及天然气价格为代表的全球能源以及全球粮食和农产品价格不断飙升。

电动汽车产品不断丰富,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如高端车型的高性能和智能化配置吸引了追求驾驶体验和科技感的客户。受到俄乌冲突以及极端炎热干旱天气的共同影响,欧洲多个国家都在刚刚过去的夏季陷入了能源短缺的困境。

纯电动重卡在中短期内仍将是新能源重卡的主要技术路线,同时,中美重卡运输市场里,短距离运输需求占比较高,新能源重卡尤其是纯电动重卡已能较好地满足需求。2022年前三季度,电动汽车销量超过430万辆,较去年同期翻了一番,在总乘用车销量占比超过25%。

当然,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寒冬对于欧洲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而随着气候变化风险的逐步加剧,全球粮食以及农产品生产也面临着更多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的挑战。